机电工程系《零件数控铣削加工》课程喜获“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名单,我院共有两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立项,机电工程系陈华副教授主持的《零件数控铣削加工》课程是其中之一。《零件数控铣削加工》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于2012年10月启动,经过课程组一年多时间的建设,先后完成了课程结构顶层设计、资源制作、资源整改等工作,形成了特色鲜明的“AMF”课程结构,教学资源突出反映柳州汽车零部件精密制造这一地方特色,拓展资源充分体现生产性、前沿性等特点,最终获准立项建设,进入社会评价阶段,这是机电工程系深入开展课程建设与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又一阶段性建设成果。
仔细研读申报指标,做好课程资源顶层设计
机电工程系以“课程资源”项目建设为抓手,扎实推进教学改革,大力推进课程建设,送培教师参加课程建设网络培训,同时狠抓项目管理,认真开展项目申报与推进。2012年10月份,在接到申报通知后,该系精心组织课程团队教师研读申报指标,结合课程实际特点,做好课程资源的顶层设计。一是综合设计与资源相对应的课程学习内容。分别从上汽通用五菱、广西柳工集团、东风柳汽福臻车体实业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的汽车制造主机厂、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邀请技术专家,通过对汽车零部件生产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过程,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数控铣工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定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并在“学徒工—技术工—班组长”课程设计思想的指导下,最终构建了单项训练——综合生产——工艺设计为主线的三大学习情境,形成了学习者能力逐渐递增的课程教学结构。二是合理设置课程资源结构。课程资源的设计制作应有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为此,该系在制作本课程的教学资源时,围绕三大学习情境设计了学习指南、教学课件、电子教材、教学录像、媒体素材、常见问题等基本资源,学习者通过观看这些基本资源,便可学习和掌握零件数控铣削加工的基本理论和操作要领。另外,还设计了旨在开拓学习者眼界的生产案例、专家讲座等课程拓展资源,让学习者了解汽车零部件数控加工的生产技术规范和管理水平。
严格对照要求整改,确保教学资源规范
2013年上半年,教育部针对之前高职院校所申报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整改意见,更加具体细致地对资源内容、形式做了解释和规定,还设立了统一的整改网络平台。在知识点、技能点、资源顺序方面做出了新规定。该系根据新的规定,严格对照教育部的要求,重新梳理了各类课程资源。比如关于知识点、技能点,该系召集所有课程团队教师,以圆桌会议的形式,通过头脑风暴,按照“知识点一般是名词词组、技能点一般是动宾结构词组”的形式与要求,将每一个学习情境以及每个情境下的教学单元,集体讨论出知识点和技能点,避免前后教学单元之间的知识点与技能点重复或遗漏,然后再分头对每个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解释。
持续更新和改进,确保课程后续建设质量
据悉,本次立项共有1091门课程入选,其中本科课程675门、高职课程336门、网络教育课程80门。教育部将给予每门课程10万元经费补贴(军队院校项目除外),并对上网后社会反响良好的课程给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称号。教育部要求,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管理办法》要求,加强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项目建设的指导和监督;有关高校和课程团队要高度重视立项项目建设工作,切实履行立项建设申报书中的承诺,做好课程的完善、维护与更新工作,确保课程建设质量、共享应用和持续建设。今后,机电工程系将充分利用《零件数控铣削加工》精品资源网站中丰富的资源开展教学,及时有效更新相关课程资源,切实将“建设成果转化生产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本地区输送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高职人才做出新的贡献。(文、图/邱福明 )
文件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