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间隧道,探访科举奥秘——学院党委书记朱伟才教授做客博雅•六艺讲坛
2013年3月22日下午,应博雅•六艺讲坛之邀,学院党委书记、历史学者朱伟才教授做客德馨楼101教室给我院师生带来一场题为《漫谈科举制度》的精彩讲座。
当天下午,全院150多名学生早早赶到德馨楼101教室。听众当中有大一的学生、有社团的成员、还有不少中午特意早起赶来占座的学生。来自汽车工程系的覃同学告诉记者,他对古代科举的认识仅仅停留在 “寒窗苦读”、“金榜题名”、“学而优则仕”这些常见的词语上,他希望通过聆听朱教授的讲座丰富自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朱伟才教授首先以耳熟能详的《儒林外史•范进中举》经典故事导入,通过生动描述范进中举前后不同的境遇,使听众对科举制度有初步的了解。紧接着,朱教授从“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度的影响和评价”、“知识拓展”三个方面对科举制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述。在讲述科举制度的发展历程时,朱教授详细介绍了科举制度产生之前的中国古代用人制度。通过与之前人才选拔机制的对比,朱教授强调科举制度对于维系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性。他指出: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以门第高低作为取人标准的腐朽制度,打破了由豪门士族把持国家政权的政治局面,为广大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晋升的机会,并由此扩大了中小地主阶级的政治力量,使之成为封建国家的政治基础。朱教授的讲座不仅有对历史典故的娓娓道来,也有对历史现象的思辩。在讲述科举制度的影响与评价时,朱教授向听众阐述科举制度废止的原因、科举制度对我国乃至世界文明发展、用人制度的深远影响。朱教授还用生动幽默的语言向同学们介绍了及第粥的发明、历史名人的进士及第、广西出过的十位状元以及中国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十位状元等典故。
讲座中,朱教授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案例和幽默的语言为在场师生拂去千年的历史尘土,以独特的人文视角,向听众解读中国古代文人的悲欢离合及科举制度的历史命运。讲座集丰富的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于一体,同学们了解到科举制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财富,更是世界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带领同学们穿越幽深的时间隧道,细细品味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拓展了同学们的知识视野,提高了文化素养。(文/王金生 图/朱敬民)
讲座现场
朱伟才教授漫谈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