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在柳职】有一种关怀,叫精准脱贫——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借力特色职教赋能脱贫攻坚纪实(上)
新闻网综述(文/党委宣传部 石玉丹 图/党委宣传部 石玉丹、学校新闻网)作为广西职业教育的领跑者,近年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柳职”)不仅充分发挥职教优势促脱贫,还两次派出10名优秀教师担任三江县独峒镇岜团、具盘、知了、牙寨和唐朝5个贫困村的驻村第一书记,鞠躬尽瘁,把辛苦劳碌的身影留在了大山深处,把各种生活和工作的便利留给了贫困村村民。
一腔真情 精准发力
2018年国庆长假,知了村贫困户杨再荣在第一书记蓝杜骞策划举办的金秋烤鱼美食节的7次活动中尝到了甜头:为活动提供柴禾、租凳子收入1500余元,村里宰杀他家一头牛用来待客,净收6000元,7480元妥妥落袋……这7次活动共为村民创收15万元;此外还吸引爱心人士捐赠物资10万元;引进旅游民宿项目一个,一期拟投资360万元;新建产业路6条、人饮水池5个、太阳能路灯16盏、安装篮球场灯光设施,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2018年以来,知了村驻村工作队共帮村里贫困户推销农副产品11000公斤,帮助贫困户增收7万余元。
经过一年多的历练,自告奋勇报名驻村的罗若梅,从一名普通女教师成功变身为作风干练的第一书记,把村组织拧成了一股绳,并成功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具盘村第一书记杨南努力优化具盘屯村路网结构,使屯屯互通公路,使得从具盘村到镇主干道(或镇政府)的时间减少了25分钟以上,提高了出行效率。从具河屯开往旧具屯的产业路现已进入招标阶段,工程造价超过400万。一亩天冬(中药材)比一亩茶叶节约一半以上人工,且收入比茶叶高,推广天冬种植,大大优化了具盘村的产业结构。
唐朝村两任第一书记杨小浒和阎志斌通过社会众筹募捐形式修筑一条三公里长的产业路,盘活两千亩林场,开垦七百亩荒山,建成高山生态农业基地;引进三江县唐朝山泉水开发有限公司开发优质山泉水资源,项目已完成厂房建设、包装设计,预计一期投资500万元,有望创造近百个就业岗位、预计全村年增收150万元,村集体每年可以获得净收益5—9万元;建成侗娘手工坊,组织50余名贫困家庭留守妇女开发侗族刺绣、编织等旅游手工艺品,目前已获得公安部60万元刺绣订单。
贫困户吴新,在村里找不到活干,岜团村第一书记陈月明回柳州多方打听,终于在柳州汽车厂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2018年,陈月明共把10名贫困户成功介绍到柳州务工,为贫困户找到了实实在在的饭碗……
以上,只是第一书记们脱贫攻坚的几个镜头,贫困村更深刻的变化来自于柳职党委班子对脱贫工作的重视及实施的举措。
扶志扶智 职教赋能
2014年开始,柳职就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全员参与的扶志扶智、职教赋能脱贫行动,书写了一份高成效脱贫攻坚的柳职答卷。
在柳职负责对接的三江独峒镇5个贫困村的脱贫工程中,牙寨村已于2018年实现了脱贫,岜团、知了、唐朝三个村也列入了2019年的预脱贫计划;由于扶贫成效突出,2018、2019年,学校连续两年获评“三江侗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先进集体”。
在2018年独峒镇村级绩效考评中,岜团、唐朝、知了三个村获评独峒镇2018年优秀党组织;知了、岜团、唐朝、牙寨4个村分别排名第1、3、4、5名,占据了全镇15个村的前5名;“第一书记”阎志斌荣获2017年“柳州市优秀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称号;“第一书记”陈月明获评三江县2018年度“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第一书记”陈月明、杨小浒、蓝杜骞荣获独峒镇2018年“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全员参与 多措并举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充分发挥自身教育培训和人才聚集优势,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全面投入脱贫攻坚战。除选派10名“第一书记”对口帮扶5个贫困村外,还选派4名“科技特派员”到三江县、柳城县、柳江县各贫困村开展对口科技扶贫。建立了一支以党委班子成员、“第一书记”及校内各级党组织书记为主,其他党员干部全员参与的扶贫工作队伍,形成了各级书记负主责,学校和各二级学院上下联动,学校与帮扶县、镇、村党组织全面互动,共同推进脱贫攻坚战的机制,持续在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方面予以倾力支持——
学校动用40万专项经费,免费为驻村群众举办“农产品电商”和“乡村旅游”专题培训班,为贫困群众销售50多万元的农产品,为贫困村开发高山农业、纯净水、乡村旅游、特色种养等项目,通过师生志愿服务队多次开展“女童保护教育”“推广科普知识”“义务教育帮扶”等义务志愿服务活动,为贫困群众送去实实在在的帮助。
党建引领 科学脱贫
学校构建“党建牵引、双轨并行、多轮驱动”模式,科学精准脱贫。铺设“‘志’‘技’升级”和“产业发展”两条轨道“双轨并行”,承载脱贫致富的“高速动车”,在党建的牵引下,通过“志”“技”升级轨道,转变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通过“产业发展”轨道,让贫困村民主动搭乘脱贫致富的“高速动车”。通过“扶志”“授渔”“阳光”“育鹰”“头雁”等多轮驱动五大行动,实现贫困村和村民的“‘志’‘技’升级”和“产业发展”。
“扶志”行动即建设坚强有力的贫困村党组织,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同时,让村干部、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主动投入脱贫攻坚。“授渔”行动即扎实开展适用性、针对性强的职业技能培训,让贫困村劳动力掌握一门以上适用的职业操作技能。“阳光”行动即向贫困村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和脱贫、惠民政策,传递党和政府的关心,传递学校、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爱心,促进在贫困地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良好社会风尚。“头雁”行动即选、育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发挥头雁效应,带动引领全村人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农村产业发展,离不开政策、资源,更不能缺少当地的一批成功者、带头人。“育鹰”行动即培养贫困村青年学子,用好国家招生、资助政策,保障贫困学生成长成才,实现“培养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
多轮驱动的五大行动,真正发挥出了职教赋能脱贫攻坚的优势,为助力5个贫困村脱贫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变了村容村貌,为贫困户增收的第一书记们也得到了三江县、独峒镇及5个贫困村村民的爱戴、拥护和好评。
校党委书记朱伟才(左三)走访贫困户
学校党委书记朱伟才一行和镇党委领导为村委成立的“侗娘手工坊”揭牌
与唐朝村“侗娘手工坊”绣娘合影
两任第一书记杨小浒和阎志斌引企业入村开发山泉水,促项目落地,可为当地解决就业岗位百余个
因美食节的举办而增加了收入的贫困户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学校为三江县独峒镇培训学员举行“旅游开发能力”和“农产品电商能力”培训班